临帖是每个学习书法的人必须每日进行的活动。所谓“江湖书法”是不临帖的结果。历史上所有的书法大家没有不临帖的。据说米芾临帖到45岁然后才逐渐为人所知。陆维钊先生晚年后悔没有多临兰亭序。书法没有捷径,只有多临帖。孙过庭说:“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 这里的学,就是临帖。

古人的字是代代积累相传。用笔与结构都已经经过了仔细的研究和尝试。临帖就是把前人的成果继承下来为我所用。前人的成果是我们搭建自己书法大厦的基础。你的成就有多高,也跟你基础建得有多高有关系。

临帖之时,先研究其笔法和结构。如果只是信笔抄写,抄万遍也不会有长进。所以读帖其实十分重要。一天的临帖不在乎有多少,而在乎领会于心,发之于手。然后能记住笔法和结构。当然一两次可能记不住,这就是为什么要多临。而且不间断的临的原因。所以临帖在乎精而不在乎多。临多了但囫囵吞枣是浪费时间。

开始之时,写了很多遍还是不像。要知道这是正常现象。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解决。哪怕两天学习一个字也可以,只要这个字能够解决,多花时间也是值得的。很多人学习书法,开始时热情很高,但是临习时因为不像,多次临习还是不像就放弃了。要知道学习曲线的概念:一开始的曲线是很平缓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曲线会爬升,而且会爬升的越来越快。开始时进步比较慢。但并不会永远如此。经过一段时间,肯定会进步。

下面是我前几年临的一些有名得帖子。

赵孟頫

快雪时晴帖

姨母帖

鹅群帖

不审帖

伯远帖

患脓帖

鄱阳归乡帖

翁尊体帖

寒食帖

冠军帖

风信帖

易经册

采菊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