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Post 20, 2023-08-03, 捕蛇者说

抄写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觉得自己的笔法,草法,和章法还说得过去。聊贴于此。 释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人,无御之者。然得而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镂疠,去死肌,杀参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参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馀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参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参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馀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笔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Post 20, 梁诗正 大禹敷水土

4月份有人推荐梁诗正书。我临了一份。 梁詩正(1697年—1763年),字養仲,號薌林。浙江錢塘縣人。清代大臣、書法家。雍正庚戌进士,乾隆时官至東閣大學士。梁詩正工書法,初學柳公權,繼參趙孟頫、文徵明,晚年師顏真卿、李邕,編歷代名家書法真跡《三希堂法帖》。又受命撰《唐宋詩醇》、《西清古鑒》。曾为《张氏宗谱》题字。乾隆十二年選入上書房。著有《矢音集》。   大禹敷水土,导河过龙门。漭泱万里间,卓为羣渎尊。流经积石走函谷,东过洛汭绕甸服。土中自古称雒都,襟带山河雄地轴。维昔宣和全盛时,寒食初过一百六。淡烟轻雨清明天,踏青嵗嵗侈华屋。华屋朱楼金阙隈,千门万户天邉开。飞花香满宜春苑,称觞献夀柏梁台。珮响千官入,山呼万乗来。簮裾艶文藻,云汉俨昭回。梯航万里至,辐辏日中市。绮縠扬衯裶,连袂如云起。栁隂暗沙堤,花光明御水。寳盖蔡京车,髙牙童贯里。中枢甲第起崇墉,相国髙堂列鼓钟。道君礼乐三千盛,孱国山川百二重。春入上林迎旭日,云开水殿跃飞龙。龙楼凤阁相辉映,山城鼓吹春逰盛。春逰处处多贵臣,青骢駉駉车邻邻。明月楼中邀上客,紫薇花下宴嘉宾。满堂珠履珍羞错,从容欵曲金兰亲。斜阳返照天欲暮,汴水桥邉车马度。桥邉街市何喧阗,万货千商夹道路。路旁桃李纷芳菲,逰人杂遝白马肥。朝催玉勒花间去,暮拂金鞭栁岸归。颇厌锦绣服,新裁白紵衣,剧孟风未峻,郭觧力犹微。平生但言凭义气,捨身许友未觉非。郊畿霭霭带晴云,稻田桑圃望中分。村墟景象多幽趣,㸃缀蚩蚩忘帝勋。妇子嬉无节,长幼畧无文。常乐昇平烽火息,灞陵閒却故将军。栁堤逰客舣船待,一棹轻移山势改。嫣红粉白夹岸娇,兰桡画舫中流在。中流竞渡各纷驰,渡口渔矶迭石为。更有一川风景别,身在蓬莱自不知。蓬莱宫殿何繁华,瑶岛琼台入坐賖。仙人炉炼长生药,羽客丹成九转砂。灵素作安期,遗我枣如瓜。驱山走海丹青变,笔底烟云纸上见。神思妙艺出清新,偶然展轴惊万人。巧赡夺天工,结构含精气。逺过顾虎头,不数陆仙尉。仇子此卷何为哉,燕雀嬉嬉画里来。驱邻自召强邻侮,繁华侈泰祸之媒。牛车俛首受缚去,氷天雪窖嗟徘徊。即今歌舞地,花发为谁开。空留遗迹在,凴弔费诗才。宝亲王长春居士题,用唐骆宾王帝京篇韵。 梁诗正谨书。

Post 19, 2023-08-02 仇锷墓志铭写完

今天完成仇锷墓志铭。写完以后,总体感觉是这篇楷书可以说是赵孟頫书法的最高境界。象三门记,胆巴碑,三清殿,玄妙观,等等都是上乘。但这些作品赵孟頫都是刻意认真地去写的。而仇锷墓志铭则不同。处处显出赵的随性,不刻意,自然而为。就像兰亭序,越写到后来越随性而为,终成上乘。这样随性所谓显出赵孟頫的艺术造诣 – 基本上没有败笔之处。 继续写史晨碑。现在觉得字的结构可以掌握,但是章法不够严谨,也就是字的大小把握不好。虽然字都可以写在该写的位置上。但是应该大小有别。比如说“也”“立”字,撑满了格子就不好看。巧合的是三个“以”都写在底行。

Post 18, 2023-08-01 光福重建塔记

《光福重建塔记》,纸本,本幅纵28.6cm,横284cm,全卷29cm×377cm。署款“至治元年(1321年)二月望日建”。 光福寺位于吴县邓尉山龟峰,始建于梁大同年间。寺内原塔至元代已石瓦堕废,延佑元年由僧众化缘重新建造,于次年五月竣工,至治元年立碑记,住持沙门了清撰写碑文,赵孟頫书并篆题。 卷后有董其昌、司马通伯等题跋。

Post 17, 2023-07-30 继续写仇锷墓志铭和史晨碑

继续写仇锷墓志铭和史晨碑。 说起史晨碑,此碑分两面刻石。史称史晨前碑和史晨后碑。前碑刻“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也称“鲁相史晨孔庙碑”。后碑刻”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通常称”史晨后碑”。我先临的史晨后碑。我下面的隶书第二页中间”静观“闲章处为后碑的结束, ”前碑“的开始(“建宁二年三月”)。 史晨碑线条起笔的“蚕头”意味并不十分明显。但它对磔笔处的“燕尾”却非常地着重。一波三折的特色也较为典型,其用笔或平出,或上挑,或方折的变化尤为丰富,均收到了精妙婉丽的艺术效果。我自己临的时候,因为写得快,燕尾的处理不是很着重。史晨碑的结字有人评其为外松内紧是很有道理的;象“晨”字就是很好的范例;假如从“晨”字结体四个边角上来看它的内部,就会明白无误地发现外围四条向里倾斜内聚的边线是如何导致内部产生紧迫感的;但它同样也使四个边角产生了外张之势。我写的比较快。一页纸80个字,我用15分钟写完。

post 16, 2023-07-27 心经

心经 这是今年3月份写的心经。是从圣教序中摘出来的。本想带回国。无奈这一大张写不下。落款也没有地方。暂时搁着。

post 15, 2023-07-27 隶书文心雕龙节录

闲来临写王福庵文心雕龙节录。王福庵隶书是走的古隶一路。古隶和今隶的区别是前者有横直而无波势。也就是蚕头燕尾不明显。古隶刚刚从篆书脱胎,所以还有篆书的味道。 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尧有大唐之歌,舜造南风之诗,其二文,辞达而已。 本幅字的尺寸是36英寸X24英寸。字较大。

Post 14, 2023-07-27 继续写仇锷墓志铭和史晨碑

今天继续写仇锷墓志铭和史晨碑。”感“字很明显是从兰亭序而来。”释“字已经是草体,但又不违和。赵此时的字厚重,随心所欲而字字经典。写此碑时,赵孟頫64岁,是他离世前两年。可以说是他的艺术的最高境界。很多趋炎附势之徒说他的字妩媚,暗示他”无骨“。这么厚重的字,不但骨气充塞,而且气血跳跃,荡气回肠。 史晨碑的断连很有考究。比如“春”“奏”字,一撇一捺是断开的。“东”“本”的一竖上面是一个点连向下面的竖。“咸”字的“戈”的斜钩也是断开的。这样的处理很有观赏性。“欠”部的左撇一般是演绎成一竖,这样衬托出右面的捺的飘逸。

Post 13, 2023-07-25 仇锷墓志铭

回到圣市。昨日路遇滂沱大雨。到家后又有大雨滂沱,路面积水竟然倒灌到邻居家里。帮他家地下室清理完积水,已经很累了。 继续仇锷墓志铭。 可以感觉赵孟頫写这篇墓志铭的时候,这根笔已经用了一段时间。笔锋难聚,但是在他手里,腐朽可为神奇。可见他调锋的功力。他挥洒自如,是典型的行楷做法。其中的“至”“是”并非楷书。后面“释”竟然是草书。 前一段时间临史晨碑,刚刚开始就因某种原因断了。今天重拾。 史晨碑和曹全碑,礼器碑属于规整流丽之典范。是东汉时作。隶书发展到东汉已经比较方正成熟。方朔《枕经金石跋》说:“书法则肃括宏深,沉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杨守敬《平碑记》说:“昔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自不可及,此种是也。” 清代书法家王澍言:”学汉隶者,须始史晨以正其趋,中之乙瑛以究其大,极之礼器以求其变。“ 所以建议从史晨碑开始,然后学习乙瑛碑,最后再学习礼器碑。 史晨碑俊朗飘逸。对史晨碑的临习体验是。折多为圆。比如第一个相。点的点缀作用明显被强调。比如气的中间变为点,之的上部变为点。而得写法借鉴得篆书。公的右上点捺的上翘。这些都是字形飘逸的绝佳处理。

Post 12, 2023-07-22 开始写仇锷墓志铭

今日比较匆忙,因为马上要去多伦多办事。明后天没有机会练字。 刚刚开始写赵孟頫的仇锷墓志铭。这也是赵孟頫晚年的作品。他的楷书用笔流畅,但又中规中矩,法度森严,其结体俊秀飘逸,几乎无瑕疵可言。 “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原作已损缺,为后人补上。补上的字很完美。 我哥刚刚教会我用photoshop自己做框。我在下面也加了一个自己做的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