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hj

post 386, 2025-06-29 文赋 1

文赋  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

post 385, 2025-06-26 枯树赋

枯树赋 庾信〔南北朝〕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代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post 384 2025-06-25 曹全碑 6

章法 纵疏横密。字级大小交错。有的字尺寸放大,有的则偏小,但置于均匀行距之中自然有序,增强视觉张力。

post 383 2025-06-24 曹全碑 5

曹全碑用笔 用笔既圆滑又力度刚劲,线条粗细转换自如,温润却有内在力量 横画尾部常有“下沉+上挑”动作,配合竖画尾部的轻提,使笔势更加生动丰富。

post 382 2025-06-23 曹全碑 4

曹全碑的字形特点: 字形扁平宽展,横画拉长,纵画收束自然,使整体显得“雍容大度、飘逸多姿” 横向开张流畅,纵向稳健含蓄,呈现明显的“横强纵紧”对比

post 381 2025-06-22 曹全碑 3

《曹全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东汉末年历史的重要资料。碑文记载了曹全镇压黄巾起义、治理郃阳的具体事迹。此外,其书法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历代书法家推崇备至

post 380 2025-06-21 曹全碑 2

《曹全碑》于明万历初年(约1573年)在陕西郃阳出土,曾存于郃阳孔庙。明末时期,碑石断裂,后在抗日战争期间被妥善保护。1956年,移入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

post 379 2025-06-20 曹全碑 1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是中国书法史上极具代表性的隶书碑刻之一。该碑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以其书法艺术的精湛和丰富的历史价值,被誉为“汉隶中的奇葩”。

post 378 2025-06-19 古诗三首

饮酒 5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7 陶渊明 秋景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饮酒 8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