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hj

post 37,2023-09-01 争坐位帖

《争座位帖》是颜真卿写给郭英乂的一封书信的草稿。事情的起因是唐朝的中兴名将郭子仪凯旋还朝,代宗命文武百官于长安城举行欢迎仪式。负责安排百官排列次序的郭英乂为取悦于大宦官鱼朝恩,不顾朝廷规制,刻意将鱼朝恩的座位排在品阶比他高的几位尚书之前。对于这样露骨的献媚之举,一向以正色立朝的颜真卿愤然致书郭英乂,对其所作所为进行严词斥责。 《争座位帖》不少笔意是从颜书楷体演化而来,写得更为疾速,更为放逸,书风跌宕浪漫,全以中锋用笔,气足意满,杀纸之气溢于纸外,似乎天地之间贯穿着股豪迈的正义力量,无坚不摧。虽是信手写来,但笔笔之中气韵饱满,静动有态,大小参差。以直笔为主,浑厚藏拙,质朴苍劲,奇伟秀拔,笔势纵横,笔力矫健,笔锋雄劲爽利。《争座位帖》笔法中的圆劲,是篆籀的生化,在圆润之中更有劲节,飞动之中更带韧性,融北朝的雄浑遒逸和中唐的肥劲宽博于一炉,劲立拔豪宕,姿态飞动。 这篇作品为去年所临。下面是释文。 十一月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邢部尚书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谨奉寓书於右仆射定襄郡王郭公阁下,盖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是之谓不朽。抑又闻之,端揆者,百寮之师长。诸侯王者,人臣之极地,今仆射挺不朽之功业,当人臣极地。岂不以才为世出,功冠一时。挫思明跋扈之师,抗回纥无厌之请,故得身画淩烟之阁,名藏太室之廷,吁足畏也。然美则美矣,然而终之始难。故曰: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可不儆惧乎?书曰:尔唯弗矜,天下莫与汝争功。尔唯不伐,天下莫与汝争能。以齐桓公之盛业,片言勤王,则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葵丘之会,微有振矜,而叛者九国。故曰: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言晚节未路之难也。从古至今,自我高祖太宗已来,未有行此而不理,废此而不乱者也。前者菩提寺行香,仆射指麾宰相与两省三省已下常参官并为一行坐,鱼开府及仆射率诸军将为一行坐,若一时从权,亦犹未可。何况积习更行之乎?一昨以郭令公父子之军,破犬羊凶逆之众,众情欣喜,恨不顶而戴之。是用有兴道之会,仆射又不悟前失。径率意而指麾,不顾班秩之高下,不论文武之左右,苟以取悦军容为心。曾不顾百寮之侧目,亦何异清画攫金之士哉?甚非谓也。君子爱人以礼,不窃见闻姑息。仆射得不深念之乎?真卿偶闻军容之为人,清修梵行,深入佛海,况乎收东京有殄贼之业,守陕城有戴天之功,朝野之人,所共景仰,岂独有分於仆射哉。加以利衰涂割,恬然於心。固不以一毁加怒,一敬加喜。尚何半席之座咫尺之地能泊其志哉。且乡里上齿,宗庙上爵,朝廷上位,皆有等威,以明长幼。故得彝伦叙而天下和平也。且上自宰相御史大夫两省五品以上供奉官自为一行,十二卫大将军次之。三师三公令仆射少师保傅尚书左右侍郎自为一行,九乡三监对之,从古以然,未尝参错,至如节度军将,各有本班卿监之班。将军有将军位,纵是开府特进,并是勋官,用荫即有高卑,会燕合依伦叙,岂可裂冠毁冕,反易彜伦,贵者为卑所凌,尊者为贱所逼,一至於此,振古未闻。如鱼军容阶虽开府,官即监门将军,朝廷列位,自有次叙,但以功绩既高,恩泽莫二,出入王命,众人不敢为此,不可令居本位,须别示有尊崇,只可于宰相师保座南,横安一位,如御史台众尊知难事御史,别置一榻,使百寮共得瞻仰,不亦可乎?圣皇时,开府高力士承恩傅宣,亦只如此横座,亦不闻别有礼数。亦何必令他失位,如李辅国倚承恩泽,径居左右仆射及三公之上。令天下疑怪乎?古人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愿仆射与军容为直谅之友,不愿仆射为军容佞柔之友。又一昨裴仆射误欲令左右承勾尝尚书,尝时辄有训对。仆射恃贵,张目见尤,介众之中,不欲显过。今者与道之会,还尔遂非,再谒八座尚书,欲令便向下座。州县军城之礼,亦恐未然。朝廷公宴之宜,不应若此。今既若此,仆射意只应以为尚书之与仆射。若州佐之与县令乎?若以尚书同于县令,则仆射见尚书令,得如上佐事刺史乎?益不然矣。今既三厅齐列,足明不同刺史且尚书令与仆射,同是二品,只校上下之阶,六朝尚书并正三品,又非隔品致敬之类。尚书之事仆射礼数未敢有失。仆射之顾尚书,何乃欲同卑吏?又据宋书有百官志,八座同是第三品,隋及国家始升,别作二品。高自标致,诚则尊崇,向下挤排,无乃伤甚况再於公堂,猲咄常伯,当为令公初到,不欲纷披,黾勉就命,亦非理屈。朝廷纪纲,须共存立,遇尔隳坏,亦恐及身。明天子忽震电含怒,责毂彜伦之人,则仆射其将何辞以对。

post 36, 2023-08-31 岳阳楼记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 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post 35, 2023-08-30 褚遂良谭府帖

潭府下濕。不可多時。深益憒顇。况兼年暮。諸何去言。疾患有增。醫療無損。朽草枯木。安可嗟乎。自離王畿。親故阻越。每思宿曩。寧喻於心。承汝立行可謩。出言成軌。遷居要職。擢任雄臺。聞之嘉聲。增以羨慕。更得汝非。重美吾誠。因奏事閒。方便在意。徙居此土。深成要佳。汝悉也。五月八日。舅遂良報。薛八侍中前。

post 34, 2023-08-29 褚遂良家侄帖

家侄至,承法师道体安居,深以为慰耳。复闻久弃尘滓,与弥勒同龛,一食清斋,六时禅诵,得果已来,将无退转也。奉别倏尔逾卅载,即日蒙恩,遂良须尽白,即日遂良须鬓尽白。兼复近岁之间,婴兹草土,燕雀之志,触绪生悲。且以即日,蒙恩驱使,尽生报国;涂路近止,无由束带;西眺于邑,悲罔更深。因侄还州,惨塞不次。 孤子褚遂良顿首和南

post 32, 2023-08-26 王羲之草书帖

羲之草书贴录入王羲之的草书书信。无法弄清的是这些书信是不是真是出于羲之之手。比如大道帖就有可能是出自米芾之手。不管如何,都值得我们临摹。但很多时候彼时的书信不知所云。 这里是鹘等帖,君晚帖,和大道帖。 鹘等贴:鹘等不佳,都令人弊,见此辈,吾襄老不复即此。 君晚帖:羲之白。君晚可不?想比,果力,不具。王羲之。 大道帖:大道久不下,与先未然耶。

Post 30, 2023-08-22 四时读书乐

四时读书乐 春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夏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秋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及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 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post 29, 2023-08-21 诫子书

今日到家。看到陆维中写的诫子书这么漂亮。我也手痒,写一幅。同时也写了苏东坡的定风波词。

post 28, 2023-08-18 圣教序

昨日开始写圣教序。这段时间比较繁忙,不在家。后面几天碰不到笔。 此碑为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侣建立。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武骑尉朱静藏镌字。行书,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额刻七佛像。碑原在陕西西安弘福寺,后移西安碑林。集王圣教序记,较雁塔褚遂良正书本晚十九年,多文王答敕、皇太子笺答、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怀仁集王羲之书,历二十五年乃成。圣教序虽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为拼接组合而成。但因怀仁功力精凿,又是谨慎从事,终能各尽其势,完好地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征,用明人王世贞的话来说,是“备尽八法之妙”,成为王字的一个大宝库。此碑于宋以后中断,传世以未断宋拓本为佳,字迹稍肥,笔锋使转处莹丝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