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157, 2024-02-20 十七帖 (4)
旃罽帖 药草帖 青李来禽帖,青李、来禽、樱桃、日给滕,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不生。此贴为小楷。古朴不易临。不知为何收录于草书集帖中。 胡桃帖 清晏帖 虞安吉帖
旃罽帖 药草帖 青李来禽帖,青李、来禽、樱桃、日给滕,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不生。此贴为小楷。古朴不易临。不知为何收录于草书集帖中。 胡桃帖 清晏帖 虞安吉帖
王羲之的“同生帖”中。未婚的小儿指王献之。此帖是写给益州的一位朋友。 谯周帖写得更像真书。 讲堂帖说明王羲之也会作画。可惜没有任何留世之作。
今天得一书家朋友妙笔。摘抄得是孙过庭对当时得一种书法态度的批评。深得我心。其曰“曾不傍窥尺牍,俯习寸阴。引班超以为辞,援项籍而自满。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讲的是临习前人的重要性。如果不临习前人,而“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结果就是“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
大学时得羲之十七帖。我的老同学周文昌借去。他如获至宝,不断临习。多达一百多遍。十分佩服他的投入。十七帖26页。临一遍得花5个小时左右。况且一般不可能连续写。想象一百遍得投入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