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hj

post 353 2025-03-19 兴福寺碑 2

因为上半截遗失,所以下面每行开始都不成句。   稚齿。源之乎:鹏之为鸟,不飞 法励已,荷公不私,补过愕愕于宫闱,匪懈兢兢于夙夜。 劳,抚公以秩,授公文林郎,适举从班也。公谨密居体,谦光潜旨,问 之赏,非公而何?冬十二月,又制转公右监门卫大将军,建 宸。神龙三年又制转公镇军大将军行右监门卫 社。固以锋交卫霍,权冲田窦,横虎步于朱轩,跪龙颜于青 土之禄,敢对扬天子之休命也。唐元年又制进封 之册,三阶应历,八命腾迁,持大义而不可夺,保元勋而若无有,则 皇上钦腹心之寄也。公平均七政,恭践五朝,树德务滋,循躬 成修。乃奏乞骸骨,身归常乐。诏许公焉。尚书谢病,非无给 坠彩,窥四序之留难;秋蓬飒飞,收百年之卷促。贾长沙之愤结,庚鹏 呜呼!维公开国承祉,正家崇秩,叶嗣传于紫绂

post 352 2025-03-18 兴福寺碑 1

《兴福寺半截碑》是唐代兴福寺僧人大雅等人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行书所刊碑刻,立于公元721年(唐开元九年)于长安。此碑又称《吴文碑》或《镇国大将军吴文碑》。因出土时仅存下半截,故称“半截碑”。现存35行,每行23至25字不等,中空3行,现存于陕西省博物馆碑林。 https://shufazidian.com 此碑集王羲之书法,笔画清晰,字体俊秀,流畅自然。碑侧图案花纹精美别致,晋字唐饰相得益彰,深受历代书法家喜爱。其书法艺术和史料价值极其珍贵。 https://beilin-museum.com 清代书法家杨宾曾评价唐代集王书者有十八家,推《圣教序》为第一,《兴福寺》仅次于《圣教序》。此碑行气流畅,摹刻精良,是研究王羲之书法的重要碑刻。 https://shufazidian.com 《兴福寺半截碑》与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同为唐代集王书碑刻中的精品。

post 351 2025-03-15 游九华山记

李白 《游九华山记》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华。按图征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时访道江汉,憩于夏侯回之堂,开檐岸帻,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

post 350 2025-03-14 怀素书论

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废,近来已四岁,近蒙薄减,今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谢》书,问知山中事有也。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post 349 2025-03-11 为中庭老书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事,云在青天水在瓶。 高僧身形如鹤般清瘦挺拔,常在松林下研读经书。当作者前来请教佛法时,禅师并未多言,只以“云在青天,水在瓶”作答,寓意禅道的自然与澄澈。

post 348 2025-03-04 证道歌

《证道歌》是唐代禅宗大师永嘉玄觉所作的一首禅门诗歌,旨在阐述禅宗的修行理念和悟道体验。​玄觉大师曾从六祖慧能,虽仅“一宿”,却彻悟心性,因此被称为“一宿觉”。​《证道歌》以诗歌形式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内容涵盖佛教哲理、禅悟体验和修行要诀,成为禅宗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post 346 2025-03-01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post 345 2025-02-27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post 344 2025-02-26 进学解 4

大论是宏,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