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hj

post 465, 2025-10-13 谷仙赋

谷仙賦 永康胡長 孺譔 孟陬左界,維斗右疆。震澤後匯,會稽前驤。汪罔故守,防風所鄉。表望並峙,封禺二山。峭然一峯,立乎其南。是為計籌,絕出羣巒。鴟夷謀越,受策計然。仆差植踐,籌此層顛。麓存古井,巍冠方壇。抱朴子姓,疇昔般桓。長綆下汲,泉冽甘寒。神光夜發,飇炳遺□。雉堞既墟,成毀何論。地勝氣淑,神仙幽蟠。穹窿崔嵬,嵯峨孱頑。坡陀逶遲,縈紆迴環。外固卓絕,峻不可攀。內克有容,恢廓平寬。壟首岡要,可愒可盤。遠觀出日,近矚稠烟。紺蕤紫蔓,鞠朮芎蘭。延亭絡舘,間錯相緣。重林輪轉,一逕弓彎。危澗流淙,二池渟涵。華石溫縝,碧桃清妍。脩獨遊物初,有謝真士,形容槁枯。神凝志完,至人無私。杖策棄家,一簞長塗。往從之遊,曰求石師。利微錐刀,舉世爭趍。驚霆破山,視之猶無。耆欲不作,從橫自如。內恬外安,盖其助與?

post 464, 2025-10-12 周易摘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post 463, 2025-10-11 稼说

苏轼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 、耰、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post 462, 2025-10-10 蜀道难

李白〔唐代〕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 一作:也若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post 456, 2025-10-03 圣教序 1

王羲之琅琊王氏出身,身世显贵,但天性风流不羁, 《世说新语》记有其“东床坦腹”一事,亦见其魏晋 风度。 他的仕途也不算顺利,官不过右军,“放浪 形骸”,游弋于宇宙之间,向往自然,大概也是他 的人生哲学,他的书法亦流露出风流、自然、萧散 的特性。 学习魏晋不要忘记魏晋文人风范,个性解脱,潇 洒出俗,正是魏晋精神的堂奥。 也就是说,体 味王羲之书法的晋韵,需要字外功,不妨结合王 羲之时代的思想哲学、诗文、文艺理论等。 《圣教序》对王羲之书法“中和”的特点,保留 的较好,但对于晋韵,则欠佳。 因为唐人在集字 刻帖中,对王字润色加工,“字形的选择上用唐人 的标准把王羲之书法龙腾虎跃的变化和洒脱性 情过滤掉,而显得优雅典正,大概是为了符合《圣 教序》庄严的内容要求。”因此,王羲之书法流露 的晋韵,还需要从唐人勾摹的王书墨迹中体味 。 和《圣教序》联系最紧密的墨迹自然是《兰亭序》, 可反复对照二者的异同,尤其从《兰亭序》中借鉴 行气、章法,其次则是王羲之的信札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