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 行书不急不徐,使用最为频繁。比之草书,形不连而意连。比之真书,则少纵略而动如云。行书自然而成。张怀瓘说行书为汉刘德升所造。此言大谬。行书即如人之行走,不必为任何人所造。汉简乃是基于隶书的行书。急就章乃是基于隶书的草书。人说行书在王羲之之后开始流行。我甚是质疑这种说法。观察东汉草圣张芝的冠军帖,草书结字已经那么漂亮。我不相信行书那时还没有出现。东晋王羲之前行书就已经十分流行。王羲之的父亲是王旷,其伯父王翼、叔父王廙,族叔王导、王敦、王邃。观察他们的字。哪个不是高手?所以行书出现,东汉即始。 当前对行书的排序。通常是兰亭序第一,祭侄文稿第二,寒食帖第三,等等。这种排序,都是人们一厢情愿。以上作品,都是随性写来,并无作品意识。其中充斥失败的笔法,失败的结构。但是世人总想把某种东西封圣,把失败也说成一种精心设计。我觉得大可不必。比如看第一列的兰亭序,癸丑暮春四字笔法结构上就有很多不足。迷信者把不足也当圭臬,近于愚矣。当然这些作品都是好作品。我的意思是也要有批评性的审美,无须盲目。 行书第一人 还是要推王羲之。比兰亭序更好的作品有很多。如三希中的快雪时晴帖,如丧乱贴,平安帖,二谢帖,等等。这些作品用笔精到,字的结构新奇优美。其后,献之次之。唐人中行书不乏高手,但终不能与羲献比肩。好的作品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争座位帖,柳公权的蒙召帖,陆谦之的文赋,杨凝式的韭花帖,徐浩的朱巨川告身,李北海的诸多行书作品,也包括虞世南的积时帖,褚遂良家侄帖,欧阳询的张翰帖,等等。宋代行书虽人称宋四家,但并不比唐人高。苏轼多用侧笔,好个“石压蛤蟆”。黄庭坚行书结字更有问题,称之“死蛇挂树”。米芾多被世人称赞,殊不知其结字偏俗,徒有“集字”虚名。蔡襄的字比之蔡京相差甚远。蔡京的字,取法颜真卿,其实在宋四家之上,偏偏他是“奸臣”。说到奸臣,秦桧的字也在宋四家之上。元人当中,行书高手当推赵孟頫。赵孟頫的行书成就,应直接排在羲献之后。同时代的大家有鲜于枢和康里巎巎(nao2),其行书可于唐宋书家比肩。明代好手中,当推董其昌和文征明。但董太单薄而文结字偏俗。清代好手也不少。王铎古朴,梁同书梁诗正成亲王飘逸,张照硬朗,等等不一而足。比之唐宋明诸家,又逊一筹。 我计划把古文观止书写一遍。下面列出的是已经完成的。大部分是行书写成。偶尔也有楷书和草书。 古文观止 - 周文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谏宠州吁 曹刿论战 宫之奇谏假道 子鱼论战 烛之武退秦师 吕相绝秦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劝学 蓼莪 诗经 战国文 申胥谏许越成 2024 有子之言似夫子 2024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 汉文 贾谊过秦论 曹错论贵粟疏 长门赋 司马相如 史记 伯夷列传 史记 孔子世家赞 廉颇蔺相如列传 报任少卿书 管晏列传 荆轲传 魏晋六朝文 兰亭序 2024 五柳先生传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水經江水注 陳情表 唐文 滕王阁序 谏太宗十思疏 訓儉示康 小石城山记 梓人傳 鈷潭西小邱記 琵琶行並序 與元微之書 岳陽樓記 岳阳楼记 2024 杂说一 韩愈 杂说四 进学解 祭鳄鱼文 宋文 捕蛇者说 纵囚论 醉翁亭记 秋声赋 祭石曼卿文 泷冈阡表 五代史记一行传叙 送徐无党南归序 谏院题名记 辩奸论 送石昌言使北引 留侯论 放鹤亭记 石钟山记 潮州韓文公廟碑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教战守策 六国论 上枢密韩太尉书 黄州快哉亭记 贈黎安二生序 寄欧阳舍人书 读孟尝君传 游褒禅山记 泰州海陵县主薄许君墓志铭 同学一首别子固 明文 送天台陈庭学序 阅江楼记 司马季主论卜 卖柑者言 深虑论 豫让论 亲政篇 尊经阁记 象祠记 瘞旅文 信陵君救赵论 报刘一丈书 吴山图记 沧浪亭记 青霞先生文集序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五人墓碑记 徐文长传